最有趣的不是性別交換,而是性向交換!
之前介紹過電影《Almost Normal》是一部將同志換位思考的倒錯劇。而《Walk a Mile in My Pradas》更決然將恐同症患者與同性戀者兩人性向交換!這下子可徹底讓兩人不知如何是好,這次電影換了一個角度請恐同的人思考:如果哪天你成了同志,那你該怎麼辦呢?
因為之前所謂的智商高低影響歧視的新聞,讓筆者最近對歧視這點稍微對自己的親人稍微聊了一下,發現許多親人都是可以接受但不要是我周遭家人或親戚。口中說著不歧視,但其實當說出最好不要是這句話時,會不會其實就已經默默的有了歧視觀點的存在呢?就像中國以前男尊女卑的文化一樣:最好不又是女娃,大家都知道這是歧視但這些說古時候社會歧視女性的人們,難道不認為最好不要是同志這句話,其實就只是把歧視的對象轉換而以嗎?
《Walk a Mile in My Pradas》這部電影網路上將譯成《互換一公里》,雖然原名不同,但卻十分的貼切。我們可以試著想看看同志與異性戀的差距可能就只在於性向與交往伴侶,也就是那一公里不同的距離,而當有天,這兩個人交換了那一公里,是不是就可以更了解對方的處境?
就這樣《Walk a Mile in My Pradas》全片放在了解不同立場的人這點上面,不過也不用太嚴肅,因為這部片是喜劇片,也充滿了許多玩笑話在裡頭。電影裡陽剛,愛女友不外遇,有穩定事業的托尼,唯一缺點就是非常反感同志,常常嘲笑同志語鄙視同志為樂。這樣的他與同志同事史蒂夫在某一晚的派對上起了爭執,無意間觸發了聖誕魔咒。驚慌失措的托尼拼命想维持住自己還是異性戀的形象,卻越弄越糟;眼看著與女友的婚禮只剩下兩周的時間,托尼到底能不能回到原先的性向,與他所愛的女友結婚呢?...
電影裡與電影外的恐同症。
恐同症,全名為:同性戀恐懼症(英語:homophobia)。是由心理學家喬治·溫伯格的著作《社會和健康的同性戀》中所創造的新詞彙(1972)。通常恐同症患者會因為對同志過度反應,而有肢體與言語暴力和歧視還有不正常異性戀至上意識。而在最近加拿大的研究中,發現會引發歧視者的IQ多半並不高,容易受到鼓吹或跟風。社會上主要恐懼同性戀的有四點:1生育本能說、2宗教原則、3性別角色越界、4彌補現象。其中有許多恐同症者辯解自己並不是有同性戀恐懼症,這些人認為恐同症是指怕同性戀;擔心成為同性戀的人。換而言之更直接點說:我都可以罵你打你了,怎麼可能會怕你。這種奇怪的「異性戀至上主義」。
這樣說起來電影內托尼的表現還算比較收斂,這部電影因為看得出來是成本不高的電影,不過演員們的表現都還算可圈可點。比較注意的是裡面除了有裸男之外,也有露兩粒的女人,不過最推薦給大家的是前後呼應的修女這個角色,在裡頭是非常有趣的存在。要說缺點就是這部電影的同志比較偏重大眾的主觀意識,也就是較為女性化,不過也不失為一場可以在晚上輕鬆觀看的同志喜劇片。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